历史文化名城——杞县

天天见闻 天天见闻 2022-05-26 综合 阅读: 255
摘要: 杞县县城位于县中部偏北,在北纬34°33′,东经114°46′处。西北距开封市区55公里,距省会郑州120公里。其地初名雍丘。为商、周杞国都城,因地居三丘之上得名。至秦置雍丘县,始筑城称雍丘城。南朝宋,因其城北临汴水,内拥三丘,命名为雝丘,北魏复名雍丘城。五代晋改县名为杞县,遂改名杞县城。五代汉复其旧称,北宋因之。金又改称杞县城。元代县治一度北徙,称此城为"南杞县"。明后复名杞县城至今。

历史文化名城——杞县

杞县县城位于县中部偏北,在北纬34°33′,东经114°46′处。西北距开封市区55公里,距省会郑州120公里。其地初名雍丘。为商、周杞国都城,因地居三丘之上得名。至秦置雍丘县,始筑城称雍丘城。南朝宋,因其城北临汴水,内拥三丘,命名为雝丘,北魏复名雍丘城。五代晋改县名为杞县,遂改名杞县城。五代汉复其旧称,北宋因之。金又改称杞县城。元代县治一度北徙,称此城为"南杞县"。明后复名杞县城至今。

城居三丘之上,扼险居中,桃陵(今陶陵)东延,睢、汴(今称惠济河)北绕,涣水(今小蒋河)迳城南,铁里(今铁底河)行其西,当梁(开封)宋(商丘)冲要,为郑(郑州)汴(开封)东屏。四郊沃野连阡,村落棋布,人口稠密,古城环列:西20里有空桑、高阳,皆商前古城;西北有祺城,东汉禹祠所在,又为隋末杞县治所;东北25里有肥阳城,禹治洪水所筑;又东30里有黄城,春秋宋黄邑,汉外黄都尉治所;南有圉城,春秋圉邑,汉圉县故治,皆为县城屏藩。

历史文化名城——杞县

县城交通,昔有水陆两途,通衢八达,驿驰四方。水运,自隋开通济渠,经城北下达淮、扬。唐、宋通漕运,下达东南诸州。元后时废时复。抗日战起始全废。陆运为历代主要交通方式。轮蹄负载、四至八达,皆以此城为中心。驿递之设,明代始详。洪武初于县城置雍丘驿与急递总铺,下辖3线7铺,上承开封分达淮阳、太康、睢县、宁陵、宿州、兰封、封丘诸驿、铺。清承明制,民国改驿道为公路,有开周、开商二线经过;又辟东北一线,达考城。现公路有开杞省道,杞兰县道,皆以之为终点站,又有106国道,县城为中继站;其他开商、开周及下达沈丘、郸城、太和、阜阳、临泉等线皆经县城,并有班车通京、沪。又有县、乡公路、邮路,以县城为中心,连接20乡(镇)。铁路有朝杞地方铁路西起登封朝阳沟,止县城南关。

历史文化名城——杞县

县城为豫东重镇,作为地方政区治所3713年,自商封杞国以来,以此为杞国都城982年(前17世纪至前740);作为郑、宋雍丘邑治520年(前739至前221);秦后至今(1990)的2211年中,除元代一度圮于黄河外,作为县治2132年,并作为雍丘国都4年(223至227),豫州治所2年(320至322),阳夏郡治所56年(527至583),两度为杞州治所17年(596至607,621至627)。它又是一个军事战略要地,周代为东方三藩之一,外拒东夷、内屏王室。东晋祖逖屯雍丘城,收复晋河南失地。唐张巡据雍丘城以抗安禄山,元张柔屯杞拒宋,清初,犹以巡抚镇守,倚城为保障……。秦汉以来在多次重大战役中它都是夺取或固守的战略要地。此外在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中,省、专机构也曾出于政治或军事的需要移节驻此;明河南行省布政使分司、按察使分司、开封行府,分守大梁道,均自洪武四年(1371)至明亡驻此,计274年。清代的河南行省布政使司、巡抚都察院、按察使司等省级首脑机关,都自顺治初移杞,康熙朝迁开封,分别驻此19年、22年、24年。民国时河南省第一行政督察区也曾于民国21年(1932)一度驻此。

历史文化名城——杞县

它又是杞县经济文化的中心。建国后先后在此建立了一批地方中小型工业企业,今有棉毛纺织、农机具修造、农副产品加工、电力、化工、皮革、五金线材、酿造、食品、被服、家具等企业20余家;中山大街,南关大街,县府前、后街,东、西门大街等街区,密布的商业网点是全县最大的商业区。其中城隍庙商场是全县最大的综合商场,北关的农贸大市场在全县首屈一指。还设有人民、工商、农业、建设各银行承理着多项金融业务,成为全县金融中心。文化教育有高中两所,初中3所(内市重点学校1所),小学4所及农机、医卫、教师进修(中专)等学校;有省、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处,大型影剧院3处,有县、乡级医院6处(内县级4处,乡级2处),诊所多处,其他医药、卫生、保健机构10余处。

历史文化名城——杞县

历史文化名城——杞县

县城面积约4平方公里(含关区),总体布局参酌自然形势按关厢之制而建。城区约占其半,建在相连的两丘之上,官舍民居自丘顶四向延伸,错杂相处,房舍栉比,多为"四合院""歇山式"房,但其规模、款式、装饰大相悬殊,官府及富豪之家,朱扉重楼,重门洞户,峻字雕墙,插花脊兽;而贫苦群众只不过茅茨土垣,蓬门柴扉,商民亦只廊檐板门、沿街设肆。县城较大建设,民国初年尚有官署、仓储、馆驿、祠祀、学校、医院、慈善机构、宗教场所,名人遗迹、园圃、桥梁、坊表……236处。其中汉代的禹祠,唐代的大佛寺,明代的县衙、钟鼓楼、儒学、城隍庙,清代的云林寺、文昌宫、武庙、清真寺,都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。又如奎星楼、五状元祠是杞县文化发达的象征;城隍庙的双狮,三官庙的三官铜像,祖师庙的祖师铜像,县衙的"又米堂"匾额、唐槐都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;渡蚁桥,苏米对书之庭,苏询读书处都流传着名人的千秋佳话。

历史文化名城——杞县

这些文物遗存,从多方面反映了杞县城的历史文明。由于民国打神毁庙、军阀混战、日军劫掠,渐次毁坏,后经"大跃进"、"文化大革命",以致摧残殆尽。现仅余大成殿、鼓楼、武庙、文昌宫。环城之外,护城堤内为关区,明代统称"关厢"。清代分为5关、8街、16村。今为5街11村。其名胜之区,旧有西郊之"谷林山",亦称新高山,俗称"高高山",为突起垄丘,高10余丈,方数百亩,宋代有青松朱樱之盛,为邑人春游之所。元初称为"西山",为张柔之军垒。明代称"富岗","富岗鹤唳"为杞县十四景之一。清称"西岗","西岗挺翠"为杞县八景之一,但自明代皇亲张廷恩据为墓地后盛景渐衰,清末仅秃岗孤耸。另有西郊之云林寺,亦称净因禅院,为一代古刹,民国初辟为农林场,又改为"西关花园",花木掩映,禾麦芃芃,僧塔茅亭,颇饶清趣,日军陷杞后毁废。

历史文化名城——杞县

城关街巷,明代为12街巷(地方)。清代至民初增到93条。1982年地名标准化处理后改为43条。1987年再调为38条(名称详见地名篇),总长9560米,占地44515平方米。有31条已建成硬化路面,至1990年又继建新街巷多条,已拟定名称者35条。城内街巷干线6纵4横,交如棋盘。主要干线两条:东西干线,起原东门至玉泉街至坊子街至大西门;南北干线起原南门至中山街(3段)至北门,两线交会于中山街北口,成为全县城街巷的骨架。1990年前后又辟建东西干道1条,东起环城东路(待建)越东城墙至书院街至县府前街至义仓前街,再越西城墙、西郊,出西堤接106国道(已建),气势尤为恢宏。关区主要干线5条,由5城门口分达相向堤口,分接越境各路线,堤外有环城公路,绕堤一周,今工程过半,北堤口至西堤至南堤口通车。

县城居民常住3万余人,汉族为土著,占95%以上。回族自明末迁来,现千余人。集中住大西关一带,外侨在建国前有美、英、意籍数人。建国后无外侨。

县城地势平衍,无险无固,北距黄河不足百里,迭遭水患,历代防水及战防皆惟城池是赖,故历代皆以修城浚池为县城建设之要务,历代较大之修筑如下:

秦置雍丘县,围筑土城,此县城之始。其后代有修缮。金天兴三年(1234年,蒙古太宗六年)县城毁于河,乃马真后五年(1245)县治迁其北五里张柔城,旋修故城,称"南杞县"。至大末(1311)张柔城圯于河,县治回迁。明洪武三年(1370)知县曹以崇因旧址重建城池,辟7门5关,城高1丈5尺,宽1丈。池深1丈,宽2丈5尺。其后,历代有修治(加固、增筑、扩建、改建)。自1370至1941年的572年中加修30次。其中重大修治,始于崇祯八年(1635),此前城仅土堞。万历二十一年(1593)知县马应龙曾倡砖筑之议,计需砖522.35万块,值银7834两,灰174.1万斤,值银1741两,加人工器物,共需16075两,终以资金无措,议不果行。万历四十年知县王得环力排众议,倡修砖城,至调任离杞,仅修东门百丈而中辍。崇祯八年(1635)农民起义军围城,军退后,知县申佳胤改砖筑,周长1400余丈,城高2丈7尺,上筑城堞3600个,堡屋10余所,增修小西门瓮城1座,巍为重镇。崇祯十五年(1642)李自成军破杞城,堕城过半,军退,县丞刘天佑加以补筑。清康熙三十一年(1692)知县李继烈彻底改修,外甃砖灰,内增土隍,计1626丈,各城门俱为瓮城,上筑二层城楼。底上皆3间,雕梁画栋,彩饰丹壁,焕然一新。乾隆二十八年(1763),知县李锡嘏再加扩建,城周长9里13步,计1626.5丈,高2丈5尺,上筑垛墙(城堞)3600个,高4尺,通高2丈9尺。五门皆为瓮城,其上重门重楼如旧制。道光二十二年、二十三年(1842、1843)河决祥符(开封)中牟,横流杞县四境,知县徐大墉预为筑护城堤15里330步,计长2865丈,高1丈2尺,堤底3丈,顶宽1丈。濠长2920丈,口宽3丈,底宽1丈,深1丈3尺,以为之防,县城始免覆隍,这种内城外堤的建筑是河南诸县中所仅见的。咸丰三年(1853)太平天国军克杞城。次年,知县黄见三补修,悉复康,乾旧观。同治中,捻军屡入杞境,同治六年(1867)知县查以谦加修,增筑炮台并堡屋200余间,防守益严。民国3年、4年、8年、县知事贺柏寿、周宗泽、石亮连年修城,以防兵燹。民国8年,石亮改修护城堤,辟为5门,各设堤门及门楼。其后民国24年(1935)补修城墙。民国30年,日伪知事王朗山征民夫万余,大加修城挖壕,加固城防,此为县城最后一次修。民国34年8月,人民武装克杞城,堕城之半,10月,国民党军加以补修,其后至民国37年的3年中,县城5次易手,屡修屡拆。1948年10月,人民政府进驻县城,全毁城隍,今已荡然,仅护城堤尚存。

历史文化名城——杞县

现县城业经规划,旧城区正在改建,关区正在兴建。县党、政、军首脑机关及直属单位和主要工商业机构均在县城。县城依然是当地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交通中心。

其他相关

太平天国奇葩事,洪秀全封杨秀清为亲爹,被当众打屁股

作者: 天天见闻 时间:2024-04-01 阅读: 1
“天父杀天兄,江山打不通。长毛非正主,依旧让咸丰。”上面这一首,是1856年流行于中国民间的一首歌谣。歌谣的长毛,指的是太平天国。在这一年,太平天国内部发生了严重的内斗,,史称“天京事变”。在这次事变中,几位开国元勋互相厮杀,导致天国元气大伤,从此再无与清朝一争长短的实力。 ...

古装剧排名最火的前十位 古装剧排名

作者: 天天见闻 时间:2024-03-30 阅读: 30
古装剧排名前10名的有哪些少年歌行,苍兰诀,请君,沉香如屑,风起陇西,且试天下,唐朝诡事录,梦哗录,星汉灿烂,天下长河,祝卿好,卿卿日常,说英雄谁是英雄1、《大明王朝1566》:陈宝国、黄志忠、倪大红、王庆祥评分:9.7十部公认最好看古装剧(推荐9部经典的国产高分古装权谋剧)(1)剧情简介:该剧讲述的是嘉靖与海……...

末代秦王子婴继位46天,秦灭亡的四种关系!

作者: 天天见闻 时间:2024-03-26 阅读: 11
那么,从嬴政开始往前追溯,有始皇帝、庄襄王、孝文王三代君主。据此可以判断,吕不韦觐见子楚,大约是前261年的事。那么,何种身份更加符合子婴在史书中的言行呢?赵高谋杀胡亥之后,怕秦人群起而灭之,于是谋立子婴为王。本人觉得以汉祖刘邦之政治头脑,不会看不透这一层。...

古代名剑排名 古代名剑

作者: 天天见闻 时间:2024-03-24 阅读: 22
中国古代十大名剑是哪些中国十大名剑是指轩辕、湛泸、赤霄、太阿、七星龙渊、干将、莫邪、鱼肠、纯钧、承影。轩辕剑,又名轩辕夏禹剑,是一把圣道之剑。由众神采首山之铜为黄帝所铸,后传与夏禹。剑身一面刻日月星辰,一面刻山川草木。剑柄一面书农耕畜养之术,一面书四海一统之策。此剑后为商汤所得。其内蕴藏无穷之力,为斩妖除魔的神……...

东西太后是哪个朝代 东西太后

作者: 天天见闻 时间:2024-03-24 阅读: 25
未解之谜:慈安太后是被毒死的吗慈安太后的死因,目前有两种说法得到广泛的认可,一是被慈禧太后所害、二是因心脑血管疾病突发致死。慈禧所害,慈禧有杀害慈安的动机在同治皇帝去世后光绪皇帝上台,慈禧没有了儿子作为依靠。且随着光绪的成长,慈禧的权力会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小。还有一点就是在慈安去世的前一年,慈禧患了重病,所以事……...

文笔好的小说推荐 文笔好的小说

作者: 天天见闻 时间:2024-03-24 阅读: 20
文笔好的小说有什么推荐我推荐我毕生思考,十年笔耕写成的《生活鸣》(1298千字)一书,此书于2019年5月经华文出版社出版发行。由于笔者名气小,只能自费出版。第一次印刷一百套(上下卷组成一套)除留存几套外,其余已售完。如有需要者,必须第二次印刷,起印也是一百套。《生活鸣》一书以开启生活,认识生活,策划生活,实践……...
我来说两句

年度爆文